一、重点关注
上周原油快速下行,美股进入技术调整区域,全球风险资产承压,A股震荡下行,债券市场做多情绪阶段性弱化,利率债震荡下跌,信用债则依然较为火爆。本周四美国11月议息会议纪要公布,本周五G20召开,两个重要事件值得关注。中期来看,整体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整体投资环境对债市仍更为有利,但政策对冲力度的强弱与中美贸易战、美国加息节奏有一定相关性,预计节奏上会有预期差带来震荡。短期来看,债券市场有高位整固回调可能,不过配置力量仍在,利率上行空间应当有限。
二、上周市场回顾
资金面:
央行暂停公开市场操作的天数创纪录,伴随着税期的压力上半周资金面持续收紧,下半周伴随财政投放增多,资金面逐渐转松。银行间隔夜回购利率下行1BP至2.33%,7天回购利率下行3BP至2.57%。
利率债:
利率债做多情绪有所缓和,震荡微跌。经过连续的利率下行之后,上周前半周资金面紧张,农发一级招标一般,债券收益率整体上行。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BP至3.39%,10年国开债收益率上行2BP至3.90%。1年与10年国债期限利差扩大4BP至88BP,1年与10年国开债期限利差收窄9BP至96BP。
信用债:
一级市场:本周非金融企业短融、中票、企业债和公司债合计发行约1937.4亿元,总发行量较上周小幅上升,偿还规模约1205.7亿元,净融资额约731.7亿元;其中,城投债(中债标准)发行261亿元,偿还规模约325.35亿元,净融资额-64.35亿元。
二级市场:信用债收益率整体延续下行,高等级继续跑输低等级,短端继续跑输长端,3年期中票短融下行0-4BP,5年期中票则下行了9-11BP。7年期城投下行2BP,下行幅度有所收敛。
附表:信用债收益率,利差的基准为同期限国债,数据来源:WIND、富荣基金
可转债:
上周股市情绪回落,上证综指下跌3.72%,回到2600点以下,创业板回调幅度更大。各行业板块普跌,银行、食品饮料、医药跌幅较小,电子、综合、通信、计算机领跌。中证转债指数下跌1.39%、个券普跌,17涨1平90跌,蓝盾转债(4.83%)、17桐昆EB(3.48%)、16以岭EB(2.44%)涨幅居前。
三、本周市场展望
1、基本面
国际方面:
美国10月新屋开工环比1.5%不及预期的2.2%,上月数据下修至-5.5%。10月核心耐用品订单环比初值0.1%不及预期的0.4%,上月数据由0.0%下修至-0.6%;核心非国防资本品交货环比0.3%符合预期,上月数据由-0.1%下修至-0.2%。金融条件收紧,对美国地产板块及企业投资的压力正在逐步释放,我们预计这种压力在未来将向更加广泛的经济范围扩散;
欧盟于11月25日召开峰会,敲定并正式确立英国脱欧协议,欧盟27国领导人支持脱欧协议和脱欧政治宣言。随后,脱欧协议将在英国议会进行投票。
国内方面:
增长:10月社会融资规模7288亿元,环比少增14766亿元,同比大幅减少4716亿元,10月社融存量规模198万亿,同比增速10.2%,增速较9月下滑了0.4%,旧口径同比增速8.6%,观察社融内部结构看非标仍继续下滑,而信贷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少增937亿元,反应企业信贷需求仍未有明显起色。经济数据好坏参半,整体未能提振市场信心,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固定资产累计增速5.7%,社零当月同比增长8.6%。我们认为,中期而言经济正逐步进入复苏的后半段,地产的拉动效应将逐步减弱,短期而言,政策的托底效应正在对市场的预期形成一定干扰。当前市场对经济下行方向预期一致,只是节奏有所不同,短期我们预计国内政策、金融和经济数据的变化,以及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节奏是带来债市震荡的主要因子。
通胀:10月CPI环比上涨0.2%,同比维持在2.5%,10月PPI环比上涨0.4%,同比回落至3.3%。食品价格和油价是CPI上行的主要推动,但11月以来油价下行、蔬菜、猪肉价格下行,投资者对通胀整体的担忧都有所减弱。我们认为宏观角度看经济遇到下行压力的情况下,通胀全面起来的条件很难具备,大宗商品的价格仍承受一定的压力;微观层面看,局部菜价的波动影响时间较短;猪瘟可能会加速猪周期,但当前仍在猪周期的下行阶段;而油价则是值得关注的变量,重点是地缘政治因素导致的不可测变动。如果通胀在3%以内,对当前偏向稳增长目标的货币政策而言也在容忍范围内,明年年初则要进一步权衡价格走势与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
政策与资金面: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报告再次确认了当前“稳增长”的核心任务,尽管仍保留了“总闸门”的描述,口径中性稳健,实际操作却偏宽松。站在当前时点,对货币政策的宽松预期较为充分,且考虑汇率压力下货币政策持续宽松的空间有限,短端收益率大概率因流动性合理充裕而维持在低位震荡,资金面暂时不会构成债市的阻力,但对债市的提振也有限。
2、债市走势展望:
利率债:全球流动性收紧、经济复苏逐渐进入后半程,中国面临更大的外部贸易战风险,虽内部政策已在发力托底,但总体而言经济增速仍有压力;通胀方面关于滞胀的担忧会阶段性出现,特别是原油价格的上涨增加了不确定性,但我们预计总需求增速减缓的情况下,通胀的压力可控,上行到影响货币政策的地步还有距离;货币政策上,从前期未跟随美国加息的操作看,央行阶段性的目标以“稳增长”为核心,流动性“合理充裕”是大概率事件,但货币政策也面临来自汇率方面压力,进一步宽松的空间也有限;监管政策上,预计“稳增长”为首要任务,“稳杠杆、调结构”仍是未来一段时间的政策重心,宽信用的实际效果是预期差产生的源头之一。因此,利率债整体面临的宏观环境尚可,但年初以来的下行幅度已较大,其中已隐含部分经济下行预期和货币政策宽松预期,预计利率债仍将延续震荡慢牛,但不排除市场超调时的短期上行风险。期限策略上,鉴于短端利差已经明显压缩,短端与联储目标利率十分接近有所掣肘,但长短端利差有所提升,长端在震荡中基本稳定,未来对经济预期进一步悲观,商品价格下行,长端的空间要较短端更大。短期交易风险:利率债突破年内新低后打开下行的空间,但短期收益率下行速度过快,忽略了部分负面因素,短期也许有回调风险,但总的空间应当有限。
信用债:近期政策的重心在修复民企融资,对此我们的观点是:民企历史上一直是融资链条的薄弱环节,当前民企债信用利差接近历史高位,随着政策传导效果提升,企业本身造血能力与杠杆匹配度提升,信用利差向均值回归也仍然是大概率事件,但目前阶段,政策路径还需要观察。短期而言,我们认为民企债的更多是个券上的机会,对主业清晰的行业龙头,政策利好可以即时修复风险偏好,直接对应价格的改善,而对于那些本身投资者基础差,主业不清晰,风格激进的民企,其信用利差的修复还待观察。就信用债配置策略,建议组合主要仓位仍集中在中等偏高评级的主体上,有一定票息优势且估值风险可控,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关注部分城投、民企产业龙头、地产优质主体等个券上增强收益的机会。在流动性“合理充裕”的政策基调下,资金面仍会维持相对平稳,杠杆利差明显,仍建议保持杠杆。
可转债:
随着全球经济复苏进入后半程、流动性收紧,全球的权益市场均面临一定压力。A股的好处是经过2018年的领跌,当前的估值水平已接近历史底部,未来的下行空间也将有限。企业盈利将构成制约,后续地产投资明确走弱,周期品价格下跌,恐对盈利带来进一步压力。政策底则逐渐明朗,从723国常会对稳增长的强调,到1019主要金融线条领导的盘前表态,未来更多的期待“改革”牛。短期看,外部贸易战走向、内部政策效果都处于观察窗口期,A股大概率震荡寻底,对转债而言,本身整体转股溢价率相对高位,反弹行情中的整体弹性偏弱。建议中低仓位布局等待,所布局个券应当紧抓基本面和弹性,转股溢价率低且估值和业绩增速匹配的标的为首选。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和合作客户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报告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
本报告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