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债市回顾
资金面方面,货币利率中枢抬升。今年以来,在金融去杠杆背景下,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中性偏紧,在美联储加息、MPA考核等因素的影响下,资金利率中枢上行。
图1:R001和R007走势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利率债方面,经济基本面短期向好,资金面偏紧,收益率震荡向上。2016年四季度以来,经济基本面短期向好,叠加央行货币政策趋紧、金融监管从严、海外公债利率上行等因素影响,债券收益率一改近年来持续下行趋势,甚至今年一度出现大量赎回和流动性萎缩。今年一季度,1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和国开债收益率整体较去年三季度最低点大幅上行,国债、国开债利差也有所扩大。
图2:一年期国债和国开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3:10年期国债和国开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信用债方面,收益率大幅上行,信用利差有所回升。今年一季度经济短期企稳,季末山东等区域民企债务危机爆发,引发市场连锁反应。叠加资金面偏紧因素,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同时,受信用情绪趋于谨慎和交易所质押新规的影响,低等级信用债收益率上行幅度加大,信用利差有所回升。
图4:3年期中票到期收益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5:信用利差低位回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同业存单方面,量价齐高。2016年10月份以来,银行同业存单利率不断走高,带来债券市场短端收益率居高不下。2017年春节后,不少商业银行仍然在利率高位大量发行同业存单,并不顾忌存单成本的高企带来的利息负担增加。一方面由于银行资产端的投放资产期限较长,另一方面由于央行MPA加强对货币总量的管控,边际上紧缩效应明显,再者也受到美国加息、央行被迫一定程度跟随的影响,同业存单量价齐高。受到高成本存单大量持续发行的影响,债券收益率曲线持续平坦化,期限利差已几近消失。
图6:同业存单每月发行量与AAA银行月均发行利率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二、经济基本面展望
通胀预期降低,价格因素相对稳定。随着中上游行业产能开始显著的扩张,预计未来工业品价格上涨动能将逐渐消失。PPI方面,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PPI基数效应逐渐弱化,预计PPI 二季度将有所回落;CPI方面,食品项受制于高基数影响,上半年难以拉动CPI回升,非食品因素效应有限,CPI二季度或将继续走弱。
图7:中国CPI和PPI同比与环比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8:中国CPI主要构成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房地产投资增速或有所回落,二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季度,地产销量增速明显下滑,按照惯例地产销售大致领先投资二至三个季度左右,未来房地产投资增速或将回落。加之汽车销量增速大幅下滑,商品价格环比涨幅明显缩窄,PPI也将见顶回落,企业补库存意愿可能降低;二季度经济景气度改善的持续性存疑。
图9:房地产开发投资与商品房销售累计增速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受益于发达经济体的复苏,二季度出口预计向好。美联储加息尘埃落定,发达经济体复苏信号明显,美国经济数据一季度表现强劲,制造业PMI继续上行, 通胀数据持续好转, 劳动力市场也出现稳步复苏, 美国消费者信心处于较高水平。全球经济小阳春,出口有望为二季度及以后经济复苏的添加新的动能。
图10:全球主要经济体PMI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11:中国出口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广义财政收入和支出继续放缓;PPP项目落地有望加速,但是对基建的拉动作用仍然有限。今年大部分省市都下调了一般公共预算的收入增速目标。同时,在地产调控加码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销量回落,后续土地出让可能也会受到影响,地方财政所收入会进一步受到影响。从最新公布的2016年4季度财政部PPP季报来看, PPP项目落地率有所提升,但是目前在执行和采购阶段的PPP项目投资规模相较于基建投资规模仍然较小,对基建投资的拉动作用有待观察。
图12:广义财政收入与支出增速比较
资料来源:wind资讯、中金公司
图13:PPP项目数与落地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汇率企稳,外汇占款流出趋于缓解。一季度人民币汇率相对企稳,外汇储备总量趋于稳定,外汇占款变动较小,基础货币总量趋于平稳。在贬值预期减弱的背景下,加上较强的资本管制,外汇占款的流出量已经有所缓解,未来几个月外汇占款流出压力有望缓解。
图14:人民币汇率与NDF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图15:中国基础货币余额与外汇占款余额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三、债市展望
资金面紧平衡,对债市扰动仍大。央行维持中性偏紧的货币政策不变,加之MPA考核和转债发行因素的影响,带来资金利率的整体抬升,未来资金面在关键时点仍会对债市造成一定的冲击。
图16:二季度公开市场操作到期量(亿元)
资料来源:wind资讯
金融监管从严,去杠杆进程加快,预计对债市压力仍大。17年开始,MPA将表外理财纳入考核范围,表外理财增速预计继续放缓,对债市负面影响较大。并且同业监管方面,虽然将同业存单纳入核心负债有助于缓解银行负债压力,但如果同业存单纳入同业负债,部分银行可能需要缩减存单规模,若影响存量负债,导致资产端抛售,对债市不利。同时,银监会近期密集出台多个监管文件,短期内必然对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但考虑政策执行存在较大弹性空间,银行博弈动力较大,且政策仍以稳为前提,预计不会造成大规模冲击。市场对金融去杠杆有持续的预期,未来资金面和债券市场维持紧平衡的概率较大,政策实施过程中可能带来部分机构资产抛售形成市场冲击,债市仍将承受较大压力。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基本面对债市的压力有所缓解。一季度或是今年经济增长高点,后续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加之美联储加息落地后,美国长债利率大幅回落,债市面临基本面的压力逐步减弱。
利率债
资金面对短端利率的扰动仍大,长端利率走势待基本面确认。在通胀维持低位、金融持续去杠杆的背景下,央行放松的概率不大,货币政策中性偏紧,短端利率下行几率不大;相比于一季度,二季度基本面对债市压力有所缓解,长端利率或有所回落。短端资金面振幅加大,长端基本面与供给双重降压下,二季度利率债期限利差或难走扩,整体收益率中枢窄幅震荡。同时,MPA及LCR考核加码,基本面平稳偏弱的环境中,机构配置风险偏好降低或将成为趋势,商业银行对利率债的配置动力或将重新加码。
图17:国债关键期限利差分位数示意图
资料来源:wind资讯
信用债
委外收缩、资管监管趋严的大背景下,信用债在二季度或仍将承受一定的压力。由于MPA考核要求,银行或将收缩委外规模,配置重新回到银行自营,风险偏好降低,对信用债市场造成一定冲击。风险偏好整体趋于谨慎,交易所质押新规推动下,低评级债券的持仓意愿或将进一步减弱,信用利差有继续走扩可能。
图18:信用利差变动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同业存单
同业存单的高位价格或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为满足监管要求和接续资金支持存续资产,银行主动提升同业存单报价的动力仍大,预计同业存单的高位价格仍将持续较长一段时间。基于MPA的季度考核以及LCR的季度考核影响,资金面的季末波动效应可能较为显著,但在银行资产端压力大幅下降之前,目前看来同业存单价格仍没有实质下行的基础。但银监会(2017)46号文强调治理同业空转,类似行政手段限制银行发行存单套利,未来可能对存单的发行量价都带来一定影响,具体冲击力度需视监管检查和处罚力度而定。
可转债
规模扩容背景下,二季度相关市场蓄势待发。今年年初,证监会出台再融资新规,规定再融资(包括首发、增发、配股、定增)必须间隔18个月,但发行可转债、优先股等不受此限制。新规或推动符合发行条件的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来进行融资,可转债规模有望增加。目前,债基持有转债市值占净值比例较低,随着未来转债供给的增加,需求随之上升,二季度市场值得关注。
图19:当前可转债方案进度情况
资料来源:wind资讯
四、投资策略
目前,收益率较高、风险较低的同业存单配置价值仍大;利率债配置价值显现,交易机会仍需等待;信用债应以控风险为主,宜采用防御策略;整体策略维持存单打底、短久期及高等级信用偏好的主要配置策略,防御为主,关注可转债表现。
同业存单久期短、流动性好且收益有竞争力,配置价值仍高。当前,银行同业存单的收益率持平或高于同期限的债券,且信用风险更低,是很好的固定收益投资品种。
利率债配置价值显现,等待交易窗口来临。短端在货币政策中性偏紧、金融去杠杆、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短端上行风险较大;基本面压力减小加之银行配置盘释放将有助于长端空间的释放,未来配置价值或将显现。总体来看,利率债配置价值显现,交易机会仍需等待。
信用债关注信用风险和评级变动带来的调整压力。在交易所质押新规推动下,低评级债券的持仓意愿或将进一步减弱,并且近期区域性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民企互保引发市场连锁反应,相关债券遭市场抛售,但实质违约风险可能有限,暴跌之后交易机会逐渐出现。按照惯例,评级调整的密集季即将到来,信用市场或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总的来看,信用债应以控风险为主,宜采用防御策略。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和合作客户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报告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
本报告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