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2018年12月19至21日召开,对会议内容我们有如下解读。
总体定调
在外部环境严峻复杂,经济面临下行压力背景下,2018年成绩来之不易。目前我国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也是重要战略机遇期。明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
宏观政策强调逆周期调节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结构性政策强化体制机制建设:深化改革,创造公平竞争的制度环境,鼓励中小企业成长。
社会政策强化兜底保障功能:实施就业优先政策。
政策兼具定力与适度性
坚持供给侧改革、去杠杆以及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方面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另一方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产业链水平,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能力。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同时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节奏为有序适度,以稳杠杆为主。坚持构建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与“房住不炒”的定位不变,同时指出因城施策,分类指导。
着重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加快经济体制改革
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具体工作:(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僵尸企业”出清,促进新产业集群发展,增强创新能力和知识产权保护。(2)促进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一方面通过落实好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来增强消费能力,另一方面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包括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城际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经济体制改革主要内容:(1)加快国资国企改革,成立国有资本运营和投资公司,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2)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营造法制化法治化制度环境。(3)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动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业务逐步回归本源。(4)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推动科创板与注册制尽快落地。(5)推进财税体制改革。
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外部环境深刻变化的情况下,经济增长动力更多将源自内部,提高经济发展质量的各项措施与经济体制改革加快推进二者相辅相成。
对权益市场的影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基调,明年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宏观政策、供给侧改革、三大攻坚战与各项重点工作任务保障经济“软着陆”,与市场预期一致,稳定市场情绪。明年股票市场应好于今年,仍需关注后续更大规模减税降费、经济体制改革等具体措施落地情况。
进一步肯定资本市场地位,相比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本次会议对资本市场尤为重视,对资本市场作用的描述为“牵一发而动全身”。会议提出引导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预计后期养老金、职业年金以及银行理财子公司等长期资金将加快入市步伐,中长期资金对上市公司业绩更为重视,偏好价值投资,将对股市投资生态产生长远影响。
科创板从进博会提出设立至今一直是资本市场建设的重要工作,此次会议作为具体的经济体制改革具体内容再被提及,科创板与注册制的尽快落地有助于丰富资本市场结构,带动更多具备科技创新能力的高质量企业进入股市推动产业升级转型,改变上市公司生态,为市场注入活力。
行业层面,支持加快5G商用、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预计对相关板块形成一定支撑,提高逆周期投资行业景气度。
投资策略:当前A股市场风险已有较大程度释放,处于政策与估值双底部,外部环境对市场的影响边际弱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内部经济结构与质量优化,促进经济体制改革走深走实,稳字当头,A股明年虽难有趋势性机会,但我们认为存在结构性行情与主题性行情。(1)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逆周期投资的重点工作,有望加速业绩落地,提升风险偏好,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板块值得关注。(2)传统基建作为对冲经济回落的工具也是投资方向,建议关注轨交、特高压、建筑板块,房地产板块需博弈政策放松。(3)后期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支持民营企业发展,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将利好具有成长性的优质中小个股,中小票相比白马蓝筹更具弹性。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和合作客户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报告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
本报告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