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重点关注
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预期49.5,前值49.5。新订单指数回升1个百分点至50.6%,显示需求边际改善。进口从47.1回落至44.8,采购和生产分别回落至48.3和49.5,可能与春节生产放缓有关,出口订单从46.9回落至45.2,显示全球经济放缓,需求减弱。原材料价格指数和出厂价格指数分别回升5.6和4个百分点,主要是近期油价反弹以及基建发力带动相关行业回暖。整体看,2月PMI数据显示经济整体下行压力仍存,尤其是生产端继续大幅走弱,需求端有小幅改善,但持续性需要观察,通缩隐忧有一定缓解。
二、上周市场回顾
资金面:
上周公开市场净投放1600亿元,受缴税、缴准和跨月等影响,上半周资金面较紧,回购利率高企,后半周逐渐转松。一周来看,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2.20%,下行31.13BP,7天回购利率2.44%,下行24.45BP,14天回购利率2.57%,下行12.70BP。
利率债:
受股市和风险情绪继续上涨影响,利率债走势承压,收益率整体上行,突破近2个月的震荡区间,3-5年期中等久期收益率上行幅度最大,受资金面好转影响,1年以内的收益率下行。全周来看1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7.46BP,3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8.83BP,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4.19BP,1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下行2.88BP,3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13.91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上行9.50BP。
信用债:
信用债收益率跟随利率债收益率上行,信用利差开始走阔,前几周信用利差逐渐收窄的走势开始反转,尤以3-5年期利差走阔最为明显,前期利差收窄最大的城投债本周表现最差。具体来看,短端1年期以内品种收益率曲线整体上行4-8BP,3年期和5年期中票和企业债上行7-12BP,3年期和5年期的城投债收益上行10BP-21BP。
附表:信用债收益率,利差的基准为同期限国债,数据来源:WIND、富荣基金
可转债:
本周,股市继续大涨,上证综指和深证成指均连续上涨8周,2015年4月以来首次,上证综指收于2994.01点,周涨6.77%,刷新2015年6月以来最大周涨幅,深成指收于9167.65,周涨5.97%。转债市场连涨九周,上证转债周涨2.20%,中证转债周涨2.93%,深证转债涨4.06%。个券涨幅前三位为东财转债、三力转债和吴银转债,周涨幅分别为20.43%、15.06%和10.27%,跌幅前三位为鼎信转债、泰晶转债和太阳转债,跌幅分别为-4.47%、-4.37%和-3.63%。
三、本周市场展望
1、基本面
国际方面: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参议院听证会上表示,健康的美国经济面临一些“逆流和相互矛盾的信号”,需要对未来政策变化保持耐心,重申将根据经济数据表现来制定货币政策。生产率过低、薪资增长乏力和不可持续的政府债务构成长期挑战,风险还包括全球增速放缓、英国脱欧和贸易谈判。鲍威尔重申联储决策会有耐心,暗示将很快敲定联储缩表的计划。
美国去年第四季度实际GDP初值年化季环比升2.6%,预期2.2%,前值3.4%;GDP平减指数初值年化季环比1.8,预期1.7,前值1.8;PCE初值年化季环比升2.8%,预期3%,前值3.5%。美国2018年实际GDP增长2.9%,增速创2015年以来最佳表现。美国2018年GDP总额达20.5万亿美元,为历史上首次突破20万亿美元。
美国2月ISM制造业PMI 54.2,创2016年11月以来新低,预期55.5,前值56.6。美国2月Markit制造业PMI终值53,创2017年8月份以来新低,预期:53.7,前值53.7。
美国12月核心PCE物价指数同比升1.9%,预期升1.9%,前值升1.9%;12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升1.7%,预期1.7%,前值1.8%。美国去年12月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降0.5%,预期降0.3%,前值升0.4%;实际个人消费支出(PCE)环比降0.6%,预期降0.3%,前值升0.3%。
国内方面:
中美贸易:第七轮中美经贸高级别磋商结束,双方进一步落实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围绕协议文本开展谈判,在技术转让、知识产权保护、非关税壁垒、服务业、农业以及汇率等方面的具体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在此基础上,双方将按照两国元首指示做好下一步工作。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美国将延后原定于3月1日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的措施。
监管政策:由银保监会信托部制定的《信托公司资金信托管理办法》进一步梳理并明确了具体业务的监管规则,目前已经结束对各省级银监局的征求意见阶段。该《办法》包括五大要点内容:信托产品包括公募与私募,可以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发行公募信托产品,认购起点1万元;创设信托产品新的分类,资金信托分为资金融通型信托和资产配置型信托;投资者首次认购私募信托产品必须面签,并且设置24个小时的冷静期;固收类证券投资信托产品,允许卖出回购方式运用信托财产;业绩报酬提取频率不得超过每六个月一次,且不得超过基准收益的60%。
PMI数据:中国2月官方制造业PMI为49.2,预期49.5,前值49.5。中国2月官方非制造业PMI为54.3,预期54.5,前值54.7。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2.4,前值53.2。中国2月财新制造业PMI为49.9,创三个月新高,预期48.5,前值48.3。
科创板:2019年3月1日,证监会发布了《科创板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注册管理办法》)和《科创板上市公司持续监管办法(试行)》(以下简称《持续监管办法》),自公布之日起实施。经证监会批准,上交所、中国结算相关业务规则随之发布。
2、 债市走势展望
利率债:过去一周利率债收益率大幅上行,突破年初以来的震荡区间,技术面显示债市短期存在下行压力。上周我们判断在股市上涨、中美贸易谈判推进、两会临近、经济数据回暖短期无法证伪以及资金面一定程度收紧的情况下,利率债的走势有一定压力,不排除短期进一步回调,本周得到验证。目前来看,除非2月份的经济数据大幅不及预期以及两会或中美贸易谈判传出明显不利消息,债券市场将延续震荡偏弱的走势,不排除收益率进一步上台阶的可能。在经济预期以及股市好转的情况下,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的概率在短期内大幅下降,市场对债市收益率下行的整体判断也将随之调整。
信用债:春节以后,政府和监管机构密集出台了新的金融服务实体及缓解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相关政策,2月14日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2月22日政治局集体学习强调“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2月25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有关工作的通知”。去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宽信用政策不断出台,信用债融资总量有明显上升,整体融资成本有所下降,但具体来看,AA以上主体及短期限融资成本下降明显,低等级和非国企债券净融资额仍然为负,说明信用的全面恢复还没有完成,宽信用效果能否传导至最后一环(也是最需要融资和最难融资的主体)还需要继续观察,3月份将开始进入今年信用债到期偿还的高峰期,预计信用违约事件将继续新增,需要密切关注相关事件是否会对信用债市场的整体走势产生影响。
可转债:股市连续第八周上涨,上证综指冲击3000点,近期中美贸易谈判推进,A股纳入MSCI权重由5%提升至20%,科创板正式推出,两会临近,在众多利好因素下,短期A股可能继续维持良好走势,有望突破至3000点以上,转债市场跟随股市也将继续比较好的表现。中期内需要注意贸易谈判、两会改革和减税降费等方面不及预期的风险以及“买预期、卖现实”的投资逻辑。目前来看,基本面下行边际趋缓,政策面利好频出,加上股票、转债等资产低位大幅反弹已形成技术面牛市,市场至少部分以转变为牛市思维,整体来看机会大于风险。
免责声明
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我们认为可靠的已公开资料和合作客户的研究成果,但本公司及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本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或建议在本报告发出后不会发生任何变更,且本报告仅反映发布时的资料、观点和预测,可能在随后会作出调整。
本报告中的资料、观点和预测等仅供参考,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