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富荣基金:债市大调整创史上第四大月度跌幅 债基该赎回还是继续抄底
2020年06月19日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一向稳定的债市进入5月之后,陷入大幅调整中,5月至今,十年期国债主连已经下跌2.78%,五债主连则下跌3.5%,一个多月的跌幅几乎吞噬掉今年以来的累计涨幅,创下历史月度第四大。债市的表现,影响了一批债券基金和银行理财的净值表现,个别银行理财甚至惊现负收益。债市会不会持续调整?后续是否还有机遇?什么原因引起调整?对此,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 访了富荣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基金经理吕晓蓉,她在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 访时表示:债券市场尚未“由牛转熊”,债券基金仍有投资价值,将时间拉长,因为有票息打底,以持有期为一年的维度来看,只有极个别年份会出现微亏。

21世纪经济报道:近期债券基金出现较大幅度的调整,具体原因是什么?

吕晓蓉:首先是3月以来利率下行过快,导致绝对收益率进入历史低位,而银行理财和存款成本下降缓慢使得利率需要震荡再平衡。其次是进入5月,多重利空相继出现,欧美发达国家疫情峰值回落,国内多项经济数据企稳回升超出预期,全球资产演绎复苏逻辑,长债有不同程度上行。再次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央行自5月开始进入了货币政策操作的空窗期,不仅市场预期的降息落空,反而开始出现打击资金空转的政策,从而加剧了市场对货币政策收紧的担忧,交易上就表现出多头拥挤卖出,市场承接力不足的现象。

21世纪经济报道:本次调整的幅度,在历史上处于什么位置?

吕晓蓉:用中债总财富(总值)指数来衡量债市的变化,它包含全部的利率债和信用债,也包含票息收入和价格波动。自20026月至20206月以来共计217个月,20205月的月度跌幅1.51%在历史上排第4,跌幅不可谓不深。用wind中长期纯债基金指数的月度表现,自20156月有数据统计以来,5月的跌幅是历史第3,仅次于20164月和12月。

21世纪经济报道:流动性的闸门是否会在下半年出现变化?

吕晓蓉:本次调整的核心原因是市场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发生了变化,4月份央行降低超储利率后回购市场资金持续出于历史低位,存单、回购、短期债券开始远低于政策利率,因此一旦央行进入观望,期市场情绪容易异动。

预期波动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发生了根本的扭转,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对货币政策的阐述比较清晰:“综合运用降准降息、再贷款等手段,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创新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务必推动企业便利获得贷款,推动利率持续下行。”阶段性为了防止“浑水摸鱼”央行有必要整治套利空间,但下半年,经济恢复和疫情因素仍有不确定性,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仍是保障经济恢复,降低实体融资成本,节奏上的松紧则要结合经济数据、失业数据的变化。

21世纪经济报道:目前是应该抄底还是赎回,对于债券基金来说,频繁交易有哪些弊端?

吕晓蓉:如果个别投资者能很好的甄别宏观经济走势和利率走势可以适当地进行波段操作,但高频的交易必要性很低,债券类资产的波动率是有限的。因为有票息打底,以持有期为一年的维度来看,只有极个别年份会出现微亏。

我们更愿意从大的资产配置思路给投资者建议。无论是从长期投资的角度,还是从当前宏观基本面还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的角度,保持股债资产的平衡还是有一定必要性,其风险收益比会高于单纯持有一类资产。

当前,全球主要经济体的股市和长期债券其实都经历了填坑行情,疫情对资产价格的冲击程度已经恢复大半。以国内债券来看,无论是10年期国债还是1年期国债均已回到了春节后几个交易日的水平,事实上提前隐含了对经济较乐观的预期和对货币政策较中性的预期。因此短期从估值水平看有一定保护,短期或进入一个横盘小幅震荡的区间,或可适当博弈7月份就业压力加大、国债供给力度加大而带来的货币政策的宽松。中期来看,投资者应该阶段性降低债基收益率预期,货币利率中枢或在经济形势更明朗后有一定上行。

21世纪经济报道:您管理的基金有两支以信用债投资为主,能谈谈对信用债的看法吗?目前除了利率债转头之外,信用债的违约率也居高不下,机构通过什么方式或者手段来避免踩雷?

吕晓蓉:我们管理的富荣富祥纯债、富荣富兴纯债整体策略偏向绝对收益目标的信用策略,擅长进行信用债的行业轮动和个券定价,也因此获取了一定的超额收益,历史表现优良。

2017年违约高发以来,今年也有不少企业出现首次违约,但整体仍延续点状态势,系统性风险仍旧可控。对于当前的信用债市场,我们一方面看到企业的经营压力仍是相当大,一方面也要看到政策部门仍在致力于宽信用,使资金得以流入实体。之前的一轮严监管、去杠杆政策下,部分经营和财务激进的企业因为融资链断裂已经出现违约。当前即使货币政策宽松,金融机构的风险偏好也得到了一定修正,盈利能力较弱的高杠杆企业再融资环境也很难回到从前,作为债市投资者的我们也会更加审慎地进行信用债的研究。

资产管理机构如何避免踩雷,以我们自身的经验看,信用风险的防控更多的要做在投资之前,投资后则要进行密切的跟踪。充分的行业、个体研究经验的积累,使得我们能客观甄别不同企业的信用等级,找到投资的标准和底线。投资时则会根据经济、货币环境进行行业、等级的轮动,不同时期仓位分布不同;投资后则建立全天候、多渠道的跟踪体系,监测债券发行人的最新动态并予以分析。



 

上一篇:今日头条《投基方法论》|富荣基金邓宇...
下一篇:今日头条《投基方法论》|富荣基金郎骋...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