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研究】“负利率与流动性陷阱”之开篇
2016年07月14日
  来源:固定收益部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为了促进经济的复苏,各国央行纷纷采取了比较积极的货币政策,其中日本和欧洲都采取了负利率,主要目的是防范通货紧缩,鼓励信贷规模扩大,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增长,促进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 

201465日,欧洲央行宣布下调隔夜存款利率为-0.1%,成为首个实施负利率的世界主要央行,并在之后多次下调,目前隔夜存款利率为-0.4%。然而从效果上来看,20146月至今,衡量欧元区通胀率的消费者物价调和指数(HICP)始终没有超过20146月的0.5%,并于20151月跌至-0.6%,之后维持在-0.1%0.3%之间波动。欧盟统计局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6月通胀率为0.1%,远低于欧央行设定的2%通胀目标值。负利率政策刺激商业银行放贷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银行贷款累计仅增长了80亿欧元。金融市场方面,数据显示,20146月实行负利率至今年7月初,Stoxx欧洲50指数整体下跌9%,市场的风险偏好下降,具有避险属性的欧洲公债受到青睐,其整体收益率下行,短期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趋势。目前,3月期、2年期、5年期和10年期欧洲公债的收益率都已经为负值。截至74日,欧元区3月、2年、5年、10年的公债收益率分别为-0.6672%-0.6706%-0.5455%0.1075%

图一:欧元区CPI同比增速

image003.png(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二:欧元区银行信贷

image005.png(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三:欧元区关键期限公债收益率

image007.png

  (数据来源:Wind资讯)

2016129日,日本央行宣布实施负利率政策,从2016216日开始执行,商业银行存放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存款利率从此前的0.1%降至-0.1%,并维持货币基础年增幅80万亿日元的计划。但由于长期的货币宽松,货币刺激政策的影响持续减弱,负利率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数据显示,负利率施行后,日本通缩压力不减。2016年日本CPI增长态势疲软,继3月和4月分别下降了0.3%之后,日本5CPI同比-0.4%,核心CPI同比-0.4%。随后日元走强。2016年上半年,日元涨幅为17%,创1995年上半年以来最高涨幅。624日英国脱欧公投,日元兑美元盘中一度涨至99.02,使日元成为了今年以来表现第二好的货币。金融市场方面,负利率实施后,日经225指数从2015年底的19,033点下跌至2月的14,952点,年初至今下跌约13%。同时,负利率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明显,日本10年期债券收益率已经下跌至负值。

图四:日本CPI同比增速

image009.png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五:美元兑日元汇率

image011.png

(数据来源:Wind资讯)

图六: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image013.png

(数据来源:Wind资讯)

从欧洲和日本金融危机之后的表现来看,短期内,负利率可能对刺激实体经济产生一定的作用,但全球范围内长期的货币宽松环境下,日本和欧洲的负利率政策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这一情形与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提出的货币“流动性陷阱”有颇多相似点。

凯恩斯认为,一段时间内当利率降到很低水平,市场参与者对利率调整不再作出反应,导致货币政策失效,经济陷入“流动偏好陷阱”。1937年希克斯用IS-LM模型阐述了凯恩斯的流动性陷阱理论。IS-LM模型指出若名义利率很低,人们货币需求的利率弹性就无限大, LM曲线成为水平。即如果利率已经降到最低水平,此时中央银行靠增加货币供应量来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增加投资和消费,那么单靠货币政策就达不到刺激经济的目的,国民总支出水平已不再受利率下调的影响。水平的LM线即为“流动性陷阱”。

一国的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在宏观上一般有以下特点[1]

1)整个宏观经济陷入严重的萧条之中,需求严重不足,居民个人自发性投资和消费大为减少,失业情况严重,单凭市场的调节显得力不从心;

2)利率已经达到最低水平,名义利率水平大幅度下降,甚至为零或负利率,在极低的利率水平下,投资者对经济前景预期不佳,消费者对未来持悲观态度,这使得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的杠杆作用失效。货币政策对名义利率的下调已经不能启动经济复苏,只能依靠财政政策,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减税等手段来摆脱经济的萧条;

3)货币需求利率弹性趋向无限大。

同时,流动性陷阱在金融层面的表现主要有两个:第一个表现是金融市场的代表性利率不断下降,并且已经达到一个极低的水平。第二个表现就是全部金融机构的存款以加速度的方式在增长,这推动了广义货币供应量的快速上升。

欧洲和日本目前所处的境况是否符合凯恩斯主义中“流动性陷阱”,以及对我国稳增长前提下货币政策的启示,将在后续报告中逐一讨论。

 

 

[1]. 张耀军. 流动性陷阱与流动性过剩的比较研究[J]. 四川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8(3):32-34.



 

上一篇:风水轮流转 今年到商品
下一篇:【富荣基金2016年下半年策略】宏观...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