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国家卫计委副主任崔丽表示,2016年新出生人口1867万,比2015年增长了11%,应该说比总量上增加了191万。新出生人口中有45%的贡献率是来自二孩家庭。即“全面二胎”政策实施第一年,成效明显,二胎出生增加840万左右婴儿。
对比“单独二孩”政策于2014年在全国逐步开始实施,政策完全实施后的第二年,2015年出生人口不升反降。2015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655万,比2014年减少32万。“单独二孩”政策成效引发争论。
及时调整计划生育政策,是基于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
中国15-64岁之间主要劳动力人口所占比例在2010年已经拐点向下,65岁人口所占比例超过10%。按照联合国标准,传统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新标准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视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
人口青黄不接,人口红利在小步加速褪去。目前我国人口抚养比正在明显爬升。人口抚养比反映每100名劳动年龄人口大致要负担多少名非劳动年龄人口,超过50%的临界点,人口红利将消失,经济发展后劲堪忧,预计2027-2028年总抚养比将逼近50临界点。
因此,未雨绸缪地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尤有必要性和紧迫性。
从生育适龄人口看,25到34岁尤其30岁以下年龄段女性人口比例上升,放开政策正当其时。
但从育龄妇女的生育率看,年轻一代生育率下滑比较明显,高龄(35岁以上)孕产妇反而生育率有所改善。这可能与2014年后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实施后,公务员、机关、国企等体制内单位集中赶产有关。因而,预计未来几年会有小的婴儿潮,2016-2018年将是高潮。
相比建国后三次婴儿潮,现在出生率已经明显萎缩,因而预计不会有超越前三次的婴儿潮,但会迎来近十年高峰的婴儿潮。
“二胎”经济红利由此展开。相关医疗服务、食品(奶粉)、洗护用品(纸尿裤、日化用品)、童装玩具乃至幼教、儿童药等行业将迎来需求加速上升。
奶粉市场千亿规模,但外资品牌相对强势,国产品牌多而乱,尚待2018年注册制从严治理,受益进程相对拉长,不如洗护和童装玩具等来得更直接快速。
从日均使用三片(欧美日5-6片)与不到六成渗透率到出生人数小高潮,婴儿纸尿裤市场容量增长依然可观。
童装作为婴童消费最大的市场,目前仍处于快速成长期,行业高度分散,消费升级特征明显,本土品牌成长空间巨大。
玩具市场,出口远大于内销,国内市场尚小、散而乱,品牌与行业集中度很低,文化创意和技术研发不足,尚处于发展初期和瓶颈期,期待创新领头羊。
综上所述,“二胎”经济红利,首选洗护和童装等快消品。
|
关闭本页 打印本页 |